查看原文
其他

剑指千万人口!南京济南昆明长春集体官宣,下一个是谁

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2-01-11


文丨西部菌


千万人口,已经成为“大城市”标配。


随着全国“七普”数据公布,千万人口城市继续增加——青岛、长沙、东莞三城2020年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万,成功晋级“人口千万俱乐部”。



最近,又有几座城市提出了千万人口的目标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,南京、昆明、长春、济南等,都明确,到2025年,总人口要达到1000万。


这四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省会城市。而“七普”数据显示,过去十年唯一掉出“千万人口俱乐部”的城市,则是普通地级市南阳。


在人口上,省会城市的“进”,与普通地级市的“退”,这种反差并非巧合。它道出的是一个更加明显的事实——“强省会”的趋势,只会继续强化,不会削弱。


01


“六普”时,全国千万人口城市仅有11座。


分别为: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重庆、苏州、北京、上海、临沂、天津、南阳、哈尔滨。


十年后,新增了西安、郑州、杭州、长沙、武汉、东莞、青岛、石家庄,共8座。


来源:米筐投资


另外,有多座城市的人口总量超过800万,未来在理论上都有可能迈入“千万人口俱乐部”,包括目前已经明确提出千万人口目标的昆明、长春、济南、南京等。


具体名单为:


佛山、南宁、昆明、合肥、宁波、南京、福州、济南、沈阳、泉州、阜阳、赣州、菏泽、徐州、温州、潍坊、长春、济宁、保定、邯郸、周口。


这其中,佛山、合肥、宁波、南京、济南、沈阳、徐州、温州、潍坊、长春、保定、邯郸等城市的人口都在900万以上。


理论上,5年后,“千万城市人口俱乐部”的成员有望达到30个。


如目前明确提出千万人口目标的昆明,尚只有800多万人,但考虑到过去十年的人口增势,以及省会城市的身份,未来五年,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很大。


参照“六普”以来的数据来看,省会城市在人口的优势,将进一步扩大。在2010年—2020年这十年间所增加的8座千万人口城市中,仅东莞、青岛两座非省会城市。其中,青岛,还是副省级城市。


目前的18座千万人口城市中,真正的普通地级市只有苏州、临沂、东莞。而过去十年间,人口下降的省会城市只有一个——哈尔滨。


种种迹象表明,未来一般地级市的人口增势不容乐观。


除了佛山、宁波、泉州等为数不多的拥有经济优势的普通地级市,未来进入“千万人口俱乐部”的普通地级市,将越来越少。甚至,不排除个别城市还将退出。


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,中国城镇化都是遵循着大河涨水小河满的逻辑,但未来,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人口分化局面将更为突出,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转移,将继续加速。


尤其是在都市圈、城市群时代,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还会继续增强,那些远离中心城市和都市圈的城市,人口上的吸引力将愈显颓势。


02


以昆明为例。过去十年,云南总人口只增加了124.3万人,而省会昆明却增长了202.8万人。这说明昆明对于省内人口的“虹吸”效应在明显增强。


而在东北,过去十年,东北三省下辖的37个城市(地级以上城市和省直管县级市),只有3个城市,即仅沈阳、大连、长春3城的常住人口增加,其余城市都处于人口流失状态。


事实上,从“七普”数据来来看,相当一部分省份,都有一个共同点,人口明显增长的基本只剩省城。很有可能,这一状况在未来会更普遍。



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长优势,当然有很多因素。除了交通、产业、城市级别等传统因素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新条件,即落户门槛的全面降低。


目前,已有昆明、石家庄、南昌、银川、福州、济南等多座省会城市加入到“零门槛落户”的大潮中来。很显然,省会城市“零门槛落户”,首先将对省内人口形成更强大的“抽水机”效应。



当然,这方面,越是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,越具有优势。因为它抬高了省会城市的人口天花板。像目前人口超过1200万的省会城市,如成都、广州、郑州等,对应的都是代表性的人口大省。


从这一点来看,济南、南京、合肥等人口大省省会城市,目前的人口总量明显偏低,未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。


03


省会之强,不只是表现在人口方面。


在目前的23座GDP万亿城市中,只有苏州、无锡、佛山、泉州、南通五座普通地级市(非省会城市、副省级城市、直辖市)。


来源:吴晓波频道


其中,GDP万亿、人口千万的“双料城市”,更是只有苏州一座。而广州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长沙、郑州、西安等省会城市,均实现人口千万、GDP万亿。


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,在2020年新晋的6座GDP万亿城市中,省会城市占据了4个席位——合肥、济南、福州、西安。



综合人口和GDP表现,“强省会”的时代显然已经成为现实。当然,这里的“强省会”,不仅仅是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高,而更是指它的人口、经济优势,在进一步的强化。


比如,近几年来,顶层设计层面多次强调,要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,发挥中心城市、城市群的带动引领作用



甚至,南京、哈尔滨、沈阳、济南等省会城市还被国家点名“引领带动作用不够”,“省会作用不够”等。这里面的信号意义是非常明显的。


城镇化政策的上述转向,首先利好的就是省会城市。一个常识是,虽然不少省份,都缺少全国性的中心城市,但是,每一个省都有一座省会,它们就是所在省当仁不让的中心城市。


不夸张地说, 一个地方的发展再落后,其省会城市所获得的资源也是一般地级市所难以比拟的。


最近几年,多地提出打造经济“副中心”,这可看作是对于“一市独大”的纠偏。不过,其效果尚待观察。更重要的是,它并不意味着省会城市要“降温”。如果一个城市的省会城市开始“衰落”,这注定不是幸事。


因此,不管是基于目前的人口发展形势,还是新的“双循环”发展格局,以及城镇化的新阶段,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的“强势”地位,在未来只会体现得更明显。


这注定是个人置业、就业、填报志愿等,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面和趋势。


MORE
往期精选

商务合作、转载开白联系:微信:hbdx1990xz(备注身份优先通过)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、转载

任耀龙律师团队
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

区域丨地产丨财经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